可以完全肯定的说,一幅唐卡,就是藏族的一段文化史,信仰史,或生活史。就是藏文化的高度浓缩。所以,唐卡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深厚的,难以估量的。当然,唐卡也有不同的流派和品类的划分,主要分为尼泊尔画派、齐岗画派、勉唐画派、钦则画派、噶玛嘎孜画派等。还根据颜色和用材分为红唐、黑唐、金唐、彩唐、珍珠唐、木雕唐卡等。
二、唐卡有严格法度和我们汉地的佛像画不同,我们可以进行很多的艺术创作,可以很个性,但是唐卡不同,它必须严格的按照《造像度量经》的比例和规范来,色彩、大小、具体内容可以有加减变化,但是一旦涉及到佛像和圣物,那就要毫无条件的遵循这个范式和规则,否则就会视为不恭敬。如果一个唐卡画师无法按照《造像度量经》的严格的规范来,那么是同行一眼就能看出来,一定会笑话他,而且无论是寺院还是信徒还是收藏家都不会要他的作品的。
每一个唐卡画师都视之若生命。三、唐卡画师需要经历严格的经年累月的大量训练,而且绘画生命有限。我爱人在学习唐卡之初,曾经连续三个月连基本线条,三个月只是学习画佛菩萨的手,半年练习画花草、云彩、饰物,又半年才开始画像,又半年练习基本着色。这还算是快的,因为我爱人有一些绘画基础。据我所知,每一个热贡的唐卡画师都是从很小很小开始,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进行练习,没有十年的严格训练,根本无法独立完成一幅作品,即使你想独立完成,那么老师也不会让你这样做,他们更多的是让你参与画一幅画的局部。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唐卡的“主尊”开脸,也就是一幅画里核心的那幅佛像的眉眼鼻嘴的勾描。这一刻是最神圣的,也是最决定一幅唐卡质量的一笔,开脸好了身价倍增,开脸差了那么一落千丈。一般在这个时候都会是一个家族或一个团队里最顶级的,最成熟的画师来做,根本不会轻易让一个初学者或者不成熟的画师来画。所以,有许多平庸的画师,甚至一辈子都很少有给主尊开脸的机会。
至少我爱人画唐卡好几年,都还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四、唐卡画材珍贵,工序复杂、耗时费力唐卡的画材包括金银、松石、珍珠、玛瑙、珊瑚、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光为画磨这些颜料就得耗费长久的时间,还得靠手的感觉来控制温度、时间力度。唐卡的画布也是也是特制的,需要经过反复的细致的打磨、晾晒,最后要变得光滑如纸、坚韧、细腻。
当然,也有在高僧大德死后以身体供养的在人皮上绘画的唐卡,这个极其稀少。传统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在热贡隆务大寺,就有那么几幅唐卡,是几百年前,当地最精英的唐卡画师,用十几年画出来的镇寺之宝,有人出资五千万想要收购,寺院都没有同意。
因为这是无上的圣物和最顶级的艺术品。最后,收藏需谨慎,我来教你怎么辨别2014年11月26日,上海龙美术馆馆主刘益谦以3.1亿港元拍下被称之为“唐卡之王”的“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唐卡,唐卡在收藏市场也越来越热,但是这行水还是很深,内地很多造假的,大家需要谨慎。建议真正要收藏唐卡的,一定要到画师的家中,或者需要可靠的人。
这么告诉你吧,除了小小的嘎乌之外,唐卡上不了五千一万,劝你就别指望买到什么看得过去的作品了。因为一两千块的画连画师的工钱都不够的。最后,要提醒的是,一位唐卡画师的绘画寿命其实是很有限的, 因为画唐卡太费眼睛,太精准到毫厘,画师老了眼神不行了,或者手开始颤抖了,对笔的掌控力不够了,也就意味这他的绘画生涯结束了。
尼泊尔唐卡和西藏,青海的唐卡那个更有收藏价值?
这三个地方比较而言,西藏的唐卡是根儿,青海和尼泊尔唐卡都是西藏唐卡里头新勉唐画派的地方风格。尼泊尔还有些藏东噶止风格的唐卡。但是每一个地方的唐卡都有精品和劣品,泛泛的说哪个更有价值这个角度没有意义。唐卡的收藏从价值角度讲,还是精品的老唐卡更有收藏价值。一定要收藏新唐卡的话,尽量找名家的。但是名家多代工,这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尼泊尔的唐卡价格低,除了人工价格低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尼泊尔的唐卡一般不会用传统矿物颜料而是化学颜料。化学颜料一是价格便宜,二是绘制时更容易着色人工成本更低。十几年前,青海就有进口尼泊尔唐卡冒充本地唐卡加价销售的情况,特别是金唐。当时尼泊尔金唐价格约在300~800人民币,青海能卖出3000~5000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