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寻常币,只有品相较高,评级分数较高者才价值较高。需要注意的是清代福建机制银币广义上都是福建省造,但币面“福建省造”和“福建官局造”却是由福建省内不同时期的造币厂铸造。另外光绪二十年后,还有一段时期,福建制钱短缺,部分小银币由广东省为之代铸。福建省造的库平一钱四分四厘和福建官局造的库平一钱四分四厘汉字方位是相反的。
早期福建省造银币还有一些“官商合营”的形式,后来收归权利,改为官造。官商合营时期所铸一般叫商局造,之后官造后一般叫做官局造。宣统年间,度支部改革币制,统一收归中央,福建省的造币厂停止铸币。福建省再铸造银币就要辛亥革命之后了。其实福建历史上流通行用银币较早,除了一些外洋来华银币如鹰洋,西班牙本洋之流外,还有“漳州军饷”一系;又因与台湾省(清代光绪年间台湾才设行省)同宗同文乃至台湾寿星公“老公银”银饼也在福建省多有流通使用。
光绪元宝,北洋造34年,库平七钱二分银元,价值百万吗?
清朝末年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很多东西都难以保存,导致后期存世量不多,不过,因为时间比较短,收藏比较容易,价格还算不错,因而清朝也是一个比较受古钱币爱好者喜爱的一个朝代。北洋34年银币是光绪34年铸造的一种钱币,为北洋政府所发行,数量不多,价值不低。图1:北洋造光绪34年七钱二分普通PCGS MS 65,成交价格RMB 101200,成交时间2016-11-14 。
车轮光,品相完美。从光绪25年起,中国的钱币就发生了改制,将“北洋机器局造”改成“北洋造”,反面是一条蟠龙。到光绪27年,也就是1901年,李鸿章去世之后,袁世凯继承了北洋大臣的职务,将其改成银元专局,并在光绪28年完成竣工,命名为“北洋铸造银元总局”。不过,虽然清朝离现在时间并不算长,但并不意味着银元钱币好收藏。
据悉,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清朝的币制已经出现混乱,各省都有自己的铸造图案,而且成色都不一样,价格不对等,无法进行通用,只能在各自省份使用。如此一来,币制市场混乱,各种真假银元随处可见。图2:北洋造光绪34年七钱二分普通NGC MS 65,成交价格RMB 92000,成交时间2016-11-14 。全深打,龙鳞饱满,光度极佳。
到1910年宣统二年之时,曾颁布《币制则例》,要求统一新铸行银元,可惜的是,这一银元尚未开始发行就遇到了武昌起义,最终被充作军饷发放,而市面上虽有知道却极少流通,此时的《币制则例》也名存实亡。北洋34年银币有两个主要版本,一个是大字,一个是小字,其中大字北洋34年银币分为长尾龙和短尾龙两种。北洋34年银币小字版本的钱币,主要是指34这个数字,相对另一个版本要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