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8年8月非洲猪瘟出现后,这两个数据就持续的下降,2018年12月出现明显跌破5%预警线,进入2019年更是不断下降,3月份生猪存栏量同比减少18.8%,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减少21%。进入4月份非洲猪瘟开始活跃,新疆、西藏先后中招,至此大陆地区只剩下海南未中招,一时间业内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原来想高价补栏的也打消了念头,靠近疫区手里有猪的养殖户,出现恐慌性出栏。
当前生猪价格持续下跌,非洲猪瘟又出现,补栏情况受到影响,后期猪源供应紧张将进一步体现。三、下半年节假日较多,猪肉消费需求将明显增强,供求关系容易出现不平衡按照往年的情况,一般下半年的猪价高于上半年,这也跟人们的消费习惯有关,上半年假期较少,只有清明、端午等,而下半年有暑运、中秋、国庆等,特别是临近冬季时,西南地区有着腌制腊肉香肠的习惯,猪肉的需求量比较大,容易带动生猪价格上涨。
去年11月份开始,以四川为首的西南地区,迎来一波腊肉行情,生猪价格持续上涨,跟其他地区的走势截然相反,高峰时甚至突破10元/斤,让当地很多有猪的养殖户兴奋不已,当然能有这样的价格,也得益于跨省禁运的影响。目前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在下半年猪源紧缺的现象会逐步体现,加上节假日消费量增加,生猪价格就容易走强,从长期来看,生猪价格震荡上行是大势所趋。
四、猪肉进口量有限,储备肉收储未达预期今年3月份发出了稳定生猪生产的七大举措,目前也在逐步的落实,发出这样的消息,也是防止后期猪肉价格出现明显的上涨,从而影响人们的日常消费。通常情况下,在猪肉价格偏高时,会适当的进行宏观调控,而当下对屠企全面清查,有的屠企被关停,有的则大量抛售冻猪肉,这也会有一个问题,一旦后期猪肉价格偏高时,将没有更多的冻猪肉投放市场。
宏观调控直接的办法是投放冻猪肉,3月份进行了3次冻猪肉收储,但效果不是很理想,轮库出现流拍,有的则认为可以加大猪肉进口,这也是一个办法,内外价格差使得进口猪肉有价格优势。从目前的情况看,猪肉进口大概率会增加,但与我国这么大的消费需求相比,靠进口猪肉无法满足市场,进口比重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还是得靠国内养殖端的供应。
综上所述,短期生猪价格持续调整,高价省份回调力度较大,养殖户的信心也有所松动,担心行情会进一步走坏,不过越是这样艰难的时刻,养殖户得树立信心,短期的调整主要是屠企大量抛售冻猪肉所致,并不是终端猪肉消费明显减少。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后期消费回暖,屠企恢复正常时,猪源供应紧张的情况将得以体现,生猪价格容易出现明显的上涨。
当前养殖户需要做的是树立行业信心,前期猪价跌入低谷时都已经挺过来了,眼看着快要熬出头了就放弃,那么前期的等待将化为泡影,有条件的可以趁猪仔价格回落时适当的补栏,当然对于高价补栏要保持理性,不要轻易入手,“守得月开见月明”,短期的调整依然不改中长期看涨,最考验的就是人的心态。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4月18日全国猪价一片绿,专家说长期看涨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