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D类冒充翡翠的石头,常见有青海翠玉,澳洲绿玉;而滤色玻璃及绿色树脂也是常见的仿品替代物。小结最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的火热,不少商家用B充当天然翡翠贩售给客户,也由于很多不够专业的鉴定机构和不法商家串通一气,出具的鉴定证书,使得客户受骗上当。于是,由于品质本身缺陷,初看品质极佳,而之后由于货品本身的缺陷,而逐渐劣化,货品贬值,完全失去了收藏价值。
翡翠的A货与B货的区别是什么?
谢谢诚邀。要知道翡翠A货与B货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A货,什么是B货。A货翡翠指的是纯天然翡翠,没有人工处理的翡翠。这个大家是比较好理解,就不多做分析了。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36, "file_sign": "85f606a1ed4efd9c86631dec46cb09b8。
翡翠的A、B、C货是什么意思?
1,翡翠A货是指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处理过的翡翠,具有强烈的玻璃光泽,声音清脆悦耳,内部的棉絮物类似于苍蝇翅的形状。翡翠A货有以下几点特征:1)翠性,在光照下,由于这些解理面的反射作用,可以看到翡翠表面众多的闪闪发光的小面,通常在翡翠锯开或未抛光的表面上,翠性非常明显。2)天然翡翠还具有桔皮效应,其抛光表面上常常像桔皮似的起伏不平,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翡翠中硬玉颗粒的排列方向不一致。
通过仪器还可以看到其他的鉴别特征。3)各种绿色的翡翠都有典型的吸收光谱特征,翠绿色的翡翠一定有明显的位于红光区的3条由铬引起的吸收线,并且具有所谓的阶梯状的特征。绿至浅绿色的翡翠,红光区的铬吸收线可能不明显,一般只可看到660nm的吸收线,但在紫光区可看到473nm吸收线,一般认为该吸收线是由Fe(铁)造成的。
2、翡翠B货是指经过酸洗去除了杂质的翡翠。3、翡翠B C货是指经过漂白、填充、染色的翡翠,既酸洗、漂白、灌胶,又人工染色,外观看起来无论翡翠颜色还是水头都很漂亮,作为价廉物美的饰品还不错,但是没有收藏价值。B C货翡翠,国家标准名称为“翡翠(充填、染色处理)”,指天然翡翠经漂白、充填、染色处理的,改变了其外观。
有些带过的翡翠为什么检测不出来是A货?
谢谢邀请,我是珠宝培训师艾昊,我来回答首先,你买的是不是所谓的“清代老翡翠”?这个问题的出现,让我想起了前些日子那些在我账号下面留言,为所谓的“清代老翡翠”正言,话说这种老翡翠是无法通过检测仪器,并怒斥当代的检测机构不给他们机会,用以欺骗消费者。其实网上每年类似的新闻都会出现,看下面这则新闻,花了32万买了一个老翡翠,最终的鉴定却确定为B C货,也许这就是带了很久的翡翠,最终无法检测出是A货的主要原因。
看看这样的留言,硬是把自己卖假货说的那么高大上,像个喷子一样,还在嘲笑你不不够专业。 再看看下面这张截图,所上传的所有图片都不用仪器,就可以判断出这些都是假货,看看这样的文字描述,硬是把一个假货描述的如此高大上。 所以这样的老翡翠,全部都是假货,切记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漏可以减。第二,也许你在购买的时候出具的证书显示的是A货,但在复检过程中却发现是处理翡翠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与珠宝检测站的检测能力有关系,看看下面这两张证书,同样的一个货品,一个检测机构给出的结果是玻璃,但是在国检复检的过程中却发现这其实是天然的欧泊。
所以当一个珠宝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相对较弱的时候,检测出现的概率往往会比较大,因此在选购珠宝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权威的机构进行检测。 第三,本身就是B货,但是商家用了假证书这种情况也经常会发生,属于“套证”一种,真正的证书往往是在网上可查的,并且制作也比较精良,而假冒的证书首先在网上不可查,其次,制作往往比较粗糙,第三,核对样品与证书中的重量是否一致。
不过假证书也是防不胜防,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一个例子。看下面这张证书,看起来和真的一模一样,但是网站确实假的 看看网页的截图,真的是一模一样,只是网址不太一样,所以说真的是防不胜防啊。 第四种情况,证书是真的,货品是假的。这种情况下,也是套证的一种,也就是说,店家用了一张真的证书,但是与所卖货品并不一一对应,这种情况下其实就很难判断了,因为证书是假的,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重新称一下货品的重量,看看两者是否一致,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出现款式一样、成色一样,并且重量又一样的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