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玉是君子的象征,古代男人带玉,就是希望自己像君子一样,或者自己本来就是君子。流传千古的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更是把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玉,总给人们带来吉祥、美好、温馨的回忆。在古人看来,作为一个男人,就应该脾气好、度量大、胸襟广,性情温良,像玉石一样润泽。一个男人脾气大,那他就是小人。
爱发脾气的人,一生都会一事无成,成了也会失败。显然,脾气不是好东西。这就是为何过去中国的男人都喜欢佩戴玉石,他们是时刻提醒自己,要让自己的性格像玉石一样温润,内敛,不张扬,不轻浮。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更是有一万年的玉文化。古人将玉精雕细琢、匠心巧妙,融入华夏文明以及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玉集石头之精华与天地之灵气,又被人们加工为各种各样的佩饰品,譬如玉观音、玉佛、玉麒麟、玉项链、玉镯、玉坠、玉扳指等,当着吉祥物来佩戴,寄予人们许多美好的愿望与梦想。
当然,男人佩戴玉石,原因并不仅在于此。国人历来以佩玉为美:帝王将相的冠冕上嵌着玉珠,达官贵人的腰带上镶着玉片,文人骚客的衣服上系着美玉,宋徽宗嗜玉成癖,杨贵妃含玉镇暑,就连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也不忘给他偏爱的主人公脖子上挂块“通灵宝玉”.。当今社会也不乏喜佩玉饰的雅士。这类人多具书卷气和文化内涵,他们之所以选择玉饰,除了它别具一格的文化意蕴、优雅含蓄的东方韵味、美丽动人的外貌形象之外,还因为玉石本身的保健作用。
人养玉,玉养人。据研究表明,玉埋藏地下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玉石能产生静电效应,使人体发出谐振;它含有许多微量元素、,也可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从而醒脑提神,蓄精养气,消炎解毒;活化细胞组织,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同样,人的身体好,长期佩玉也可以滋润玉,玉的水头也就是折光度会越来越好,越来越亮。此外,玉还是吉祥之物,佩戴能辟邪,是一种有灵气的珍宝。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玉?
何以神通天与地 万古洪荒唯有玉文化期天地相通人神交流的媒介——玉玉璧贯穿整个古玉文明的始终,自文化期到当今时代,玉璧文化洋洋大观颇耐玩味。从玉器文明开始的巫玉时代(文化期)、到神玉时代(夏商周三代)、到王玉时代(秦汉到唐)、到民玉时代(宋以来),玉璧也走过了其所以独特的工艺文化过程,各具时代特征,兹选精品代表以供清赏。
精品玉璧清赏(1)巫玉时代的玉璧古玉之中,礼玉“璧”是天地相通人神交流的媒介。玉不仅仅是人喜爱,上古大神也钟爱有加,何以见得?《山海经》的记载山必有神、神必有祭、祭必有玉,全世界唯有华夏文明带有这样的古玉文化色彩。“毛用一璧”、“婴以百珪百璧”等等,凡祭都少不了用玉璧献神(参见《山海探幽(3):璀璨独特玉文化神州远古演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