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汉玉器有的有刻刀痕,有的没有刻刀痕迹?
谢谢邀请,战国和汉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朝代。要想了解战国和汉代的玉器,为什么有的带有刻刀痕,而有的没有刻刀痕,首先要把这两个时期年代严格的进行区分,在战汉时期砣具主要还是以青铜为主,而到了汉代,就是铁器的制造和出现,才会有了游毛细雕,铁器的精度更高,硬度更高,制造起来他将更加精细和完美。这是跟战国时期完全不同的琢磨工艺,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玉器的精美制造程度,另一方面也将制玉工匠的手艺发挥到了极致。
但是由于我们现代人鉴玉用的都是放大镜来观察细部的微观状态,而古人在那个时期是没有放大镜的,所以我们现在把游毛细雕中切刀的部分称为断刀或者是跳刀。但是仅仅靠这样的判别方法来判断玉器的制造工艺是不准确的,因为很多的玉器在制作完以后,有的是经过打磨和抛光,你基本看不到接刀痕和断刀痕,而有的在制作完以后,就直接进行了抛光和佩戴,所以用放大镜观看断刀痕还依然存在,像这样的工艺和加工方法,在玉器的制作过程中,当时是允许存在并且我们在很多出土玉器上都可以看到的。
材质贵的玉石和雕刻好的雕刻件,哪种更加吸引你?为何?
题主你好,你的题目我很感兴趣。因为我也是玉器爱好者。我所玩的玉器都是和田玉籽料雕琢成的玉器。我特别喜欢随料形设计雕刻的玉器。比如手把件,寓意吉祥,符合心意的。观感悦目,把玩舒适,人见人爱。人前,人后,能讲故事的玉把件。这样的玉把件我最喜欢,如图这是一个随石型雕琢的玉把件。根据料形,在四个面上雕刻图案,每个图案寓意都相互管联,吉祥喜庆。
闲暇把玩时,都能让我品味每个图案的故事。正面雕琢的是左手持如意,右手抚须的寿星,长衣宽袖显得自在。玉把件的另一面,如图:这一面雕琢飞翔的蝙蝠,寓意福到,联系到第一个图面的寿星。整个玉器表达的是三星高照的吉祥寓意。玉把件第三面如图:这一面雕刻着鲤鱼跳龙门的图案,暗喻金榜题名,高官厚禄,其实代表了禄星的寓意,整个把件表现出了三星高照的吉祥寓意。
玉把件第四面图案,如图:这一面也就是玉把件的底部。雕琢着荷叶,提醒人们廉洁自律,知足者常乐,才能三星高照,易享天伦之乐。整件玉器雕工平庸,但寓意美好,如图:此手把件整体雕刻优美。但局部雕琢不精,如蝙蝠雕刻,抛光都显得趄糙不精,给人一种古朴自然的感觉。鲤鱼跳龙门图案,如图:雕琢古朴,尾大身肥,口喷水纹粗壮,有强劲的飞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