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可以在高温下人工制成。第一批人造钻石于1954年在通用电气实验室制成。在1600摄氏度的高温和10万个大气压的气氛下,金刚石籽晶生长成了金刚石,利用籽晶可以缩短金刚石的形成时间。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钻石的形成过程。人造钻石和天然钻石唯一的化学区别是,大多数天然钻石含有微量的氮,而人造钻石通常不含氮。由于天然钻石的稀有性,人造钻石的价格大约是天然钻石的30-50%。
钻石是怎么形成的?
每次被人问及职业,答曰地质专业。接下来,必然要问的两个问题就是,你们找黄金吗?,你们找钻石吗?可见,黄金与钻石就是普通大众对地质专业最具特色的理解。当然,我的回答也让他们失望,地质学不仅仅找黄金与钻石。钻石稀有,只分布在非常古老的克拉通。这些地区包括加拿大俄罗斯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南非和巴西。
在几亿年前,地球上还是盘古大陆的时候,这些稳定的陆块就聚团在一起。在当时的南半球,巴西紧靠非洲西侧。印度和澳大利亚则在非洲东侧。而在北半球,加拿大和俄罗斯紧靠一起。中国很特殊,几乎什么矿产都有,钻石也不例外。这说明,中国的几块大陆也是很久以前就形成的。为什么钻石必须在克拉通地区才能发现?因为,形成钻石需要特别深的深度,比如150-200公里的岩石圈地幔。
这就需要地壳非常厚才可以。而克拉通的厚度才能达到这样的条件。科学家是怎样判断这些条件的呢?目前我们观测到的钻石基本都存在于超基性岩中,这种火山岩的成分存在于深部上地幔。钻石的形成条件非常苛刻。只有早期地球温度还很高时,才能偶尔碰对条件形成,目前地球的温压状态,估计很难再产出钻石。当钻石在深部形成后,还需要另外的条件,让深部岩浆熔融,从深部涌上来,侵入地壳浅部。
只有这样,才能把深部的钻石,携带到前浅部,为人类开采。所以说,并不是所有金伯利岩都含有金刚石。但是不是超基性岩一定不含金刚石。在人类文明产生的中亚造山带,也就是地中海到伊朗高原及周边地区,恰恰不含有金刚石,因为这些地区都不是稳定的克拉通。这好像自然对人类开的一个玩笑。对于科学家来讲,不那么纯的金刚石才更有价值。
你知道你戴的钻石怎么形成的么?
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宝石,其硬度为10 ,它通透闪耀。这样美丽的宝石是如何在地球上形成的呢?今天就和大家谈谈钻石的形成过程钻石俗称金刚石,存在于地下120-200公里,在1100-1650摄氏度之间的高温条件及40000-60000帕的高压下逐渐形成,需要经过24-33亿年的漫长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在钻石形成过程中,不是绝对不受外界影响的,有时也会与其他元素混合进来,这就是为什么天然钻石有多种颜色,从娇嫩的粉红色到炽热的鲜红色,从淡淡的黄到令人沉醉的天蓝,变幻无穷。
有人说高温高压就能人工造钻石,与天然钻石会一样吗?你怎么看?
天然的钻石是在地球的深处,经过几亿几十亿年的时间,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自然形成的,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之力,将钻石从地表以下160公里的深处带到浅层地表。我们可以参照已挖出最深的洞来看,俄罗斯的科拉超深钻孔,仅约12.3公里,相对来说,160公里简直是遥不可及。天然的钻石是稀有的,不是自然界的钻石少,而是可获取的非常少,除了地球深处有大量钻石,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还会下钻石雨,其大气中的甲烷,在闪电的作用下变成煤灰型态的碳。
煤灰在沉降的过程中固化成石墨,高温高压的环境使之变成钻石。高温高压就能人工造钻石,第一批人工钻石是1954年在通用电气实验室制造的,在1600摄氏度高温和10万个大气压的环境下,使钻石晶种生长成钻石,利用晶种可以缩短钻石形成的时间。人工钻石是真钻石,天然钻石和人工钻石的主要元素是碳,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外观基本相同,硬度也一致。
人造钻石和天然钻石唯一的化学区别是,大多数天然钻石含有微量的氮,而人造钻石通常不含氮。由于天然钻石的稀有性,人造钻石的价格大约是天然钻石的30-50%。大多数天然钻石都是科学家所说的IA型钻石。IA型钻石含氮量大,呈簇状或成对状。目前这种钻石还不能人工合成。所以要想区分天然钻石和人造钻石,只能用科学仪器在显微镜下鉴别,肉眼是分辨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