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到东汉这几百年里,古籍文献中关于用银的记载很少。在魏晋南北朝隋三百六十多年的动荡时期,白银崭露头角。唐开始,用银开始扩大化,其货币地位开始上升,白银渐渐普及流行。到元、明时期,官方打压白银(多次禁用金银),但是白银的货币地位已深入人心,用银大势不可逆转,明中叶时,白银成为主流货币,银本位正式确立。
清代100万两白银的购买力,在现在值多少人民币?
清代跨度很长,从1644年到1912年灭亡,历经了268年。这期间,白银的购买力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的。我们可以从一些文献,甚至文学作品中一窥清朝白银的购买力。康乾盛世年间,每升最优质的大米价格在10多文钱(1两银子等于1000文)。根据《清会典》记载,当时的1升相当于现在的1.5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在康熙到乾隆年间能买150斤最优质的大米。
现在优质大米——以东北大米为例,批发价在4元/斤左右。那么,1两白银折合现在600元左右,购买力是相当可以的。《大清会典则例》有记载,亲王岁俸银一万两,郡王岁俸银五千两,贝勒岁俸银2500两,贝子岁俸银1300两。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一品180两,二品155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正九品33.1两,从九品31.5两。
六部尚书属于从一品,一年的俸禄是180两,可以购买2.7万斤优质大米,折合现在人民币10.8万元。对比于现在的正部级,这个收入不高。100万两白银可以买到什么?在李鸿章经营北洋水师时,很多从英国或者德国购买回来的军舰,一艘价格还不用100万两。比如有邓世昌任管带的致远号巡洋舰,价格为84.5万两白银。
清朝官员每年退休工资50两白银,相当于人民币多少钱?
无论是在小说或影视作品里,但凡出现花钱的情节,大家总会下意识跟当下换算一下,从而判断主角团这笔开支是用的合适还是超了。——比如金庸大师经典作品《射雕英雄传》里,郭靖初来中原遇见“小乞丐”黄蓉,俩人一顿饭就吃了十九两多的银子,引起一众读者引经据典考究在南宋时期,有可能发生一顿饭吃将近二十两的事情吗。由此可见,对于钱数的敏感度是刻在大家骨子里的潜意识,那么清朝官员每年退休工资50两白银,会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呢?要想搞清楚这件事,首先需要划分出时期,毕竟整个清朝国祚绵延二百余年,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也是不停在变化的。
何时的50两白银清朝随着国力的发展和影响力的不同,大约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从开国君主努尔哈赤、皇太极到顺治可以算清早期,康熙、雍正和乾隆是清朝中期,再到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溥仪就算清晚期了,毕竟后面几任皇帝在位时间都不算久,而且从道光开始政治和经济就已经在走下坡路。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在位期间,大清还叫大金,正统体系还是明朝,所以那会儿退休的官员若拿50两年薪的退休银,购买力得按照明末物价标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