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在农村看露天电影是什么场面?
什么场面?非常激动人心,场面壮观热闹。首先是学生和小孩,只要听说哪天公社放电影队在什么地方在放电影,高兴得奔走相告,生怕别人不知道,如果在本队队,那天下午放学是不会在学校里和路逗留的,必定早早回家,在家里搬上凳子争先恐后地占好位置,有的是连晚饭都不回家吃,等着放影人员的到来。在生产队劳动的社员,那天下午干劲比往天大得多,争取早点把该干的活干完,争取队长早点下令收工回家煮饭,不误看电影时间,但一般放影队的放影员,还是注意尽量开始放晚一点,照顾无论是近处或远处的人群都能看到开头结尾。
在电影即将开始时,就会发现四周一路路人群,有的打着火把,有的亮着手电,有的提着玻灯向放影场赶来,有凳子的坐在凳子上,没有凳子的就站在坐着人群的后边或边上,凡能看得到的地方就将就一下,但有几多的人,场上总是保持着较好的秩序。在放电中,没有无故喧哗声,只有掌声,特别是放新闻简报,只要银幕上一出现毛主席的头像,场上会响起雷霆般的掌声。
看正片也非常投入,有的带瓜子,很少看见打瞌睡的现象。当然人们最喜欢的是看反特故事片和战争片,如果遇上不怎么感兴趣的片子,有一部分人就会先后离开,消失在夜色之中。一般情况下都是看得有头有尾,直到银幕出现“剧终”二字才会立刻起身边走边回头,慢慢地离去。第二天,在干活时少不了对昨日电影的故事情节的评论,打打话平伙,感到是一种独特的享受。
古玉价值,千万莫以个头大小论高低,您赞同吗?
古玉的价值从来都不是以个头大小来决定的。古玉的价格与价值主要是根据它存在的历史年代、功能作用以及形制和纹饰,包括出现的时期作用都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市场上比较走俏的高古玉集中在战汉时期。由于我们国家的文物法保护和规定,很多新石器时期的出土玉器,无法进入流通的环节,所以造成了这一部分物品的价值与价格出现了很大的反差。
曾经在前面回答了古玉当中无大器的疑问。作为远古时期生产加工的条件限制,大件的玉器相对较少,但并不是没有。古玉最大的问题是在于它的使用功能,新石器时期大部分是作为礼器,敬天祭神所用,像这样的玉器,它的文化意义价值颇高,但是由于玉质都属于地方玉料,而且制作也相对简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到它其中的文化内涵,而市场上一般对春秋战国时期包括汉代时期的玉器相对认可,是因为这些玉器做工较为繁缛,而且玉质呢,也倾向于和田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