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白银产量不高,在唐代以前白银总产量不过1400吨左右,不能满足流通所需造成的。而两宋时期白银产量虽然上升,累计生产了大约4000吨白银,但是很大部分作为岁贡流入辽、金,进入市面的并不多。明朝以后,随着对外贸易大量来自日本、美洲白银的流入(据不完全统计,从16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20年代这段时间里,大约有2万多吨白银流入。
),白银终于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流通货币。不过在此后中国由入超变成出超,加上鸦片战争以后多次赔款,又有大量白银流失,因此实际上到清末,国内的白银总存量不过1、2万吨的样子。要说一下的是,在进入现代以后由于白银提炼技术的提高,白银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比如以2004年为例,当年中国全年白银产量是5637吨,超过了宋代以前中国白银总产量。
所以古代流传下来的白银和当今白银总量相比只占很小部分。这些古代白银一部分散落民间,以银元、银锭、银首饰的方式流传下来。因为这些古代白银有一定文物价值或者是纪念价值,所以大部分被广大民众收藏,比如光银元就有很多人专门收藏,据说存世量达到了8000万枚之多。一部分因为殉葬、人为埋藏等各种原因至今下落不明,比如此前不久发现的张献忠沉银就是一例,相信并非个例,在以后可能会发现类似的藏银。
据说现在很多人来农村高价收购一些老电器,是因为里面有银子?这里面真的有银子吗?
准确的来说,不一定含有银子,但是因为电器里面的电路板里面含有大量的贵金属,其价值甚至比银还要高。回收旧家电后,卖给有提炼分解技术能力的厂家,通过金属提纯,获得贵金属(金、银、铜、铝)从而获取一定利润。不仅仅是农村,我们在城市一样经常可以听到骑着三轮车放喇叭的吆喝声:回收旧冰箱,旧手机,洗衣机等等。走街串巷的小贩们一家家的走访过去,将每一家已经淘汰的电器低价收购回来,聚少成多,然后卖给大型废品收购站,废品收购站再通过分类,将之卖给拥有废旧金属提炼分解能力的厂家。
至于有的人说回收老电器后可以将其拆解,然后一些零部件可以再使用,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且不说拆解下来的零部件能否正常工作,在技术更新速度日新月异的今天,旧电器上的零部件能否与后面新电器的零部件兼容配套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以前有着大屁股的显像管电视机上的零件,能用到如今家家户户所使用的液晶电视上面吗?很显然不行。
所以说,目前来讲,回收废旧电器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提炼分解其金属板,从而得到其中所含的贵金属获取一定利润。只有其中比较新潮,报废年限不久的一些电器,才有可能翻新零部件再使用。当然,诸如手机,彩电,冰箱等电器外壳,由于外壳一般也是金属或者塑料制成,成分比较简单,一般是可以拆解下来后直接粉碎进行颗粒再造,这其中也是具有一部分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