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证实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药物如下图:INC规定的12种致癌职业如下图:外源性因素:比如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主要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摄入大量酒可导致口腔、咽喉、食管恶性肿瘤的发生;此外,食用受污染或受致癌物污染的黄曲霉素污染的玉米、大米、花生、等;空气环境的污染和一些高危职业如一些化学物质像石棉、煤焦油、砷等长期刺激,还有长期的紫外线下工作等;医源性如电离辐射、使用某些细胞毒性药物、激素等均可致癌。
这些外源性因素也就是祖国医学所说的六淫邪毒侵入机体,正气抵抗不过邪气,脏腑阳阳失调导致先滯、痰凝、血瘀等而日久发病。内源性因素:主要包括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大多数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是增加了机体发生肿瘤的倾向性和对致癌因子的易感性,如家族性结肠腺瘤性的息肉者,因存在胚系细胞APC基因突变,40岁以后大部分均有大肠癌变的可能。
所以这些人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2)免疫因素:通常情况下先天或后天性免疫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如丙种蛋白缺乏症患者易患白血病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艾滋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增高等。3)内分泌因素:人体内激素正常情况下处于动态平衡,以调节着人体各种生理。当体内激素水平异常时,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也会发生异常,从而诱发肿瘤的发生,比如雌激素和催乳素与乳腺癌有关,生长激素可以刺激癌症的发展。
此外社会心里因素也是诱发癌症的一大因素。美国学者劳伦斯莱什研究了500多名癌症患者的生活史,发现76%的病人具有同一类型的独特生活史。我国学着研究也发现家庭的不幸事件、工作学习紧张过度、人际关系不和谐等这些独特的生活史大多影响或决定了病人以后的精神状态并可导致癌症的发生。还有个体的性格特征与恶性肿瘤有一定的关系。
研究发现具有C型个体特征者患恶性肿瘤者较多。其往往表现为性格内向、怪癖、时而小心翼翼,时而情绪冲动,多愁善感,要求目标忽高忽低。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具有下列性格特点者易患癌症。①多愁善感,精神抑郁;②易躁易怒,忍耐性差者;③沉默寡言,对事物态度冷淡者;④性格孤僻,脾气古怪者。长期处于孤独、矛盾、失望、压抑状态,是促进恶性肿瘤生长的重要因素。
当今社会人们面对工作生活和家庭压力的不断上升,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健康,加班熬夜、抽烟喝酒、缺乏运动等不良,这些恰恰成为诱发癌症的潜在风险。那么哪些是癌症的高发人群呢?20岁以下开始吸烟、烟龄在20年以上者、每天吸20支以上为肺癌高危人群;直系亲属中有得过乳腺癌、本人患有乳腺囊性增生、未生育及未哺乳的为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患有慢性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慢性胃病的为胃癌高危人群;年龄40岁、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有慢性乙型、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的为肝癌高危人群;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家族成员、结肠腺瘤综合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血吸虫肉芽肿患者均为结直肠癌的高危患者;女性,早婚、多产、多性伴侣、宫颈糜烂大多为宫颈癌高发人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