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补充下:目前国内和田玉的市场,材质真假没啥大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产地和产状的真假。众所周知,和田玉的有很多产地,像中国的新疆,中国的青海,中国贵州罗甸,俄罗斯,韩国的春川,加拿大,巴基斯坦等地都出产和田玉。产状又分为籽料,山流水料,山料,戈壁料。这些产地和产状里面,同等品质或者近似品质里,新疆和田玉籽料的价格是最高的,甚至是十倍百倍与其他产地的和田玉。
所有就有很多商家用一些俄料,青海料,新疆地区的山料经过切割,滚磨,喷砂,酸洗,染色等方式来冒充新疆和田玉籽料这样的一个情况,而且,这个情况比较严重,目前没有太好的分辨办法,只能是找靠谱的商家或者工作室,另外的一个办法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眼力,也不要一味去追求白度,细度,还有价格便宜,不然你买到的,肯定是山料仿籽。
和田玉为何放在水里起棉?
和田玉是用纯净水洗,洗好之后,用棉布擦干,涂抹婴儿油或橄榄油。这是和田玉的保养。和田玉起棉属于正常,无棉不是玉,品质越好的和田玉,质地越细腻,棉越少,越纯净。明白和田玉放在水里起棉,先明白玉石的上光合蜡。和田玉雕刻完属于半成品。还需抛光这道工序,用砂纸给工艺品打亮之后,再把工艺品高温合蜡,给和田玉等于贴层保护膜和美容,不易失水,亮度高。
但和田玉内部的少棉,杂质被蜡合着,消费者无法看到。戴段时间,放水里洗,蜡掉了,棉杂质的真容就出来了。不过不会太多,棉多蜡是合不着的。还有可能,料没油性,发干,放水里洗后拿出表面更干,当成棉了。再者不小心磕碰了玉石,没发现,等水洗后发现了,当成棉。无论那种可能,有条件修改下,重新抛光办法最好。下次买了要仔细,挑选好的和田玉买。
清代中期和田玉印章值钱吗?
印章是一种书法、雕刻及治铸(钮)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它是因实用的需要而产生的,初期仅作为一种代表个人或某一级权力机关的凭证信物。我国古代制作印章材质多为铜质、金银、玉石等。历代治印,印文独特、印钮兽灵,印风各异。可谓篆法阴阳,刀法苍劲。至清中期起,篆刻创作已进入了高潮阶段。印章的材料除继承以往的银质、玉质外,大多是牙角、翡翠及田黄、寿山等软石类。
当时活越于乾隆年间的一批浙东“西泠印派”治印家们和稍后的“皖派”名师们均开始治钮篆刻软石印章了。虽说清代的玉器出品除皇家的造办处和内廷如意馆外,民间的琢玉作坊也遍布全国各地,多为苏州、两淮(杨州)、杭州、江宁、淮关、长芦、九江、凤阳等;由为“苏作”名师荟萃,技术全面,工艺精湛。苏州作坊除要完成自己的承办或加工业务外、还要向在京的造办处、如意馆“劳务派遣”名工巧匠,承担皇室大型玉器的琢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