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块钱买了俩翡翠统货,网友担心这俩玩意儿是危料吧?这是一个误区。不一定说不值钱的翡翠饰品就一定是危地马拉料。也不一定说危料就不值钱。但是珠宝级别的高级翡翠原石只有缅甸才出产。统货翡翠是啥意思呢?就是天然翡翠边边角角收拢起来,一大堆翡翠边角料原石统一设计统一加工成同款式的翡翠饰品。这样情况下一般来说,都不会有什么高档的货。
统货主要是走低档路线。采购时一大堆边角料直接打包带回来分类。加工时一大堆统一样式。出售时不是按个卖,是一堆堆谈价格,叫做《一手走》。这样交易方式的好处就是省心,好的孬的一起买来,一起卖出,比较好算利润。要是单独论个卖,就索要高价。货主的心里是这样想的:“好的货头被你挑走了,剩下的货尾我卖给谁?”网友所提供图片,我们可以看出。
这个山水牌是缅甸产天然翡翠a货无疑。较为低档的油青种,不是冰油青。价格要看它是否有裂纹。若无裂,应值350。另一个翡翠叶子就惨不忍睹了,一看就是低档统货。但是它还是属于纯正的缅甸天然翡翠a货。一般来说,这样的翡翠原石直接是被舍弃的对象。典型的料不抵工。但是翡翠专业加工商应该发现了,它虽然是发黑癣,不过种水和完美度还算可以。
所以加工成《一叶菩提》,这块叶子必定是一大堆加工出来的统货。否则工都会亏到没有赚头了。然后翡翠加工商卖这一堆翡翠叶子时每个打价差不多应该是30左右,要一手走才卖的。磨叽磨叽地商量,可能打包一手走的价格也会低到平均每个十多块钱。事实上这两个翡翠饰品它们最终的流向是珠宝店售卖的。但是现在线上翡翠直播也流行,有些人就专门播卖这样的低端货色,价格低本身也是一种优势。
危地马拉翡翠为何被称为翡翠市场的第五杀手?
近年来,永楚料的来源和悄然兴起,始终是个谜。这是在危地马拉新发现的玉种,称为危地马拉翡翠,其和翡翠物理特征相当接近,折射率1.68(翡翠折射率1.66),密度为3.32(翡翠为3.33)两者均为纤维交织结构。某些鉴定中心甚至直接出具翡翠A货证书,大家一定要注意辨认。名字:永楚料、危地马拉翡翠等发现时间:1998年发现地点:中美洲附近特点:薄、透、有黑点、蓝绿、很脆、背后挖空永楚料(危地马拉翡翠)产地之谜1998年10月29日-11月3日期间,肆虐中美洲沿岸,一周多来暴雨和山体滑坡等灾难在该地区不断发生,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和物质损失。
飓风过后,当地人在大山里发现了露出地面的硬玉岩层。这一发现令那里的翡翠经销商们迷惑不已。哈佛的实地研究人员、科学家塞茨来自加州大学河滨校区的陶布和馆长哈罗据此推断,那就是长久失传的翡翠矿源:一座拥有上万吨“蓝绿色硬玉”的巨型矿藏。永楚料多为偏色,蓝绿色的薄料, 属于真硬玉但多数质量低于缅甸翡翠,裸石有些密度不够,料子一般不能太厚,挖成薄皮显水色,又叫“鸡蛋壳”,然后再围镶,托金底,一般后面都有挖空,看起来就会有点象蓝水了,但很薄的,一压就碎,镶后检测测不出裸石密度。
命名之谜永楚料有一种说法是:“永楚也有人叫勇楚,这词基本都是揭阳地区的叫法。这料的矿脉位于缅甸与印尼交会地带,以地区命名的,永楚场口。类似我们说的大马坎,莫西沙,会卡等等。”不知道为什么被叫做永楚料,是什么时候开始叫的,也可能最开始加工销售这种料子的人叫勇楚吧!高仿之谜永楚料的主要特征如下:一、基本都是高绿带满黑点的,属于不入流的东西,没人注意,可现在市面上这样匀色的东西量不小,镶嵌的还多,镶嵌后,可以给A货证书,但密度项里会写“因镶未测”,从而规避此类料子密度不足的缺点。
简单地说就是高绿种水货颜色发黑,里面发黑的成分就是绿辉石,也就是墨翠的主要质地成分,这些黑色成分以前都是类似木那点棉样的存在,现在不是了,都化开了,不过依然还可以看到黑色点的存在。料子一般起货效果很差,石头价格偏低,石头特点是基本没皮,色带生在水路里,颜色较深,也算有种有色啦,裂多。二、此类料子都超级薄,后面都挖空了来提升绿色(厚了就发黑)。
所以,必须镶嵌。即便是镶嵌了,不注意也容易碰断/压断(因为硬度不够)。三、其属于真硬玉但多数质量低于缅甸翡翠,裸石有些密度不够,料子一般不能太厚,挖成薄皮显水色,又叫“鸡蛋壳”(这种料时间一久就经不起考验,因为太薄和密度不够,放久了有些会受氧化而变种,色也变发暗),托金底,一般后面都有挖空,看起来就会有点象蓝水了,但很薄的,一压就碎,镶后检测测不出裸石密度,按折射率等检测又与翡翠A货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