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我国影响很广泛。我国古代人崇尚玉器。认为玉能挡灾,消灾,避邪,玉是能通灵的器物,给玉披上神秘面纱。古人追求生前佩戴把玩,死后入殓陪葬。用于陪葬是古代玉器的主要用途之一,这也是古玉得以保存的重要渠道之一。从商朝开始,人为了追求人死后灵魂永生,在人的手,口,耳,鼻,眼,肛门等处,都要放(塞)上玉器,这叫“九窍塞”,祈求灵魂永生。
(3)玉通常被古人作为为人处世的标准,就是“君子比德于玉焉”。认为“玉有五德”,既“仁,义,智,勇,洁”。有关的论述很多,我在这里不在一一列举了。(4)在玉器的使用把玩佩戴方面,逐渐形成很多文化习俗。比如,男戴观音女戴佛,玉手镯不能戴一对。别人的玉不能佩戴。新玉要开光才能保佑你。最初人们除了玩玉之外,为了表示对神和祖先的敬畏,把玉器用于祭祀器皿使用,后来逐渐发展到生活中使用,出现了手镯,挂件,佩饰等实用器物。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渐赋予玉器更多更丰富的意义。有的把玉雕刻成佛爷,观音,菩萨,财神等神佛形象,以祈求玉的庇护。有的把玉雕刻成龙,凤,猪,鱼等动物形象,赋予玉文化象征,寓意龙凤呈祥,福猪送福,年年有鱼。有的雕刻成钟馗,关公,侍女,童子等人物形象,寓意发财,避邪等意义。有的雕刻成白菜,寿桃,玉米,葡萄等,寓意百财,长寿,多子多福等意义。
(5)几千年来,玉都是王公贵族玩物,也主要流行于富人和社会上层之间。古代的绝大多数时期,玉跟普通老百姓都是无缘的。所以,玉一直高高在上,被看成财富和地位象征。玉的开采和加工难度决定了它的稀缺性。物以稀为贵,玉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玉一直都是历代收藏家喜欢的目标。乱世黄金盛世玉、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说法,在我国流传很广,并且深入人心。
高古玉是什么玉?与寻常的玉有什么不同?
【文藏来答】高古玉也是有区别的,不同时期的高古玉有不同的特征~从兴隆洼文化晚期到东汉时期的高古玉器,时间跨度从公元前5500年至220年,长达近6000年,这段时期为玉器的古典时期,每件玉器都深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兴隆洼文化晚期玉器兴隆洼文化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玉器,这时期玉玦的出土数量最多,是兴隆洼文化最典型的玉器之一。
玉耳饰玦一对玉耳饰玦一对耳饰玦,略带方圆形的敦厚造型,较相似于内蒙古赤峰白音长汗出土的耳饰玦,而在日本桑野及西伯利亚Yakut 遗址也出有这种方圆形耳饰玦,故可暂定它属兴隆洼文化晚期至红山文化早期(约公元前5500〜4000年)的遗物。红山文化玉器红山文化玉器出土数量为数不少,出土的成批玉器中多数为动物造型的装饰品,构成红山文化的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