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之上则为“乡”,一“乡”共有“五州”,按照这个算法推算出来,一“乡”包含的户数,就为一万两千五百户。而万户侯所能享受的供养,则是在一万户以上,也就是他能享受差不多一个“乡”的供养。因此,如果按照能管辖的人口户数来衡量的话,古代的“万户侯”就相当于我们如今一个乡镇的乡长。但从古代万户侯所享受的待遇和地位来说,与我们如今的乡长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首先,古代的万户侯,是一种极高的荣誉,毫不夸张地说,万户侯是皇帝赏赐给臣子仅次于裂土封王的一种褒奖。还是以汉朝为例,汉朝的爵位,除宗室所封的“王”之外,共分成4等20级,而在这其中,以侯爵最高。万户侯就是侯爵,但却是侯爵中级别最高的那个。正因为地位之高,因此历史上能获此殊荣的人并不多,这一点,在汉朝时尤为明显。
汉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对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兄弟们大行封赏,抛开那些封赏较低的不说,平均获封食邑在两千户以上的,就有139人。这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韩信,还有刘邦的小弟樊哙,以及曾救下刘邦一双子女的夏侯婴等,当然,也包括张良与萧何。但在这139个食邑超过两千户的人中,食邑过万户的只有四个。这四人分别是,酂(cuo,二声)侯萧何、平阳候曹参、留候张良以及刘邦的堂兄弟刘泽。
而他们四人中,萧何最初被封八千户食邑,刘邦感觉有些亏待他,就追加了两千户,凑了一个整数,张良则是最初被封三万户,由于他惶恐不受,推辞掉了三分之二,仅剩一万户。至于曹参,则被刘邦封了一万零六百户。通过刘邦对下属的封赏就可以看出,能获得万户侯称号的绝非等闲之辈,最基本的两个条件,就是既得是开国功臣,还得是立过大功。
不然,想都不要去想,像韩信这种战功累累的人都没有成为万户侯,其他人就更不要想了。那么,在刘邦之后,有没有人能成为万户侯呢?有,并且还是两个,他们就是汉武帝时代的名将卫青和霍去病。其中,卫青获封一万六千七百户,霍去病则获封一万六千一百户。但我们知道,卫青与霍去病之所以能成为万户侯,靠的是真真切切的本事,靠的是他们立下的不世功勋。
没有卫青和霍去病,有可能匈奴还会骑在汉朝的脖子上为非作歹。因此,不管是汉初的几个万户侯,还是卫青与霍去病这二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曾经为汉朝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因此,他们才得以成为万户侯。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古代的万户侯,虽说管辖人口等同于如今的乡长,但其在国家中的地位之高,远不是乡长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