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很难见隋唐玉器,为什么繁荣昌盛的隋唐时期流传的玉器却这么少呢?
市场上有隋唐玉器,我就见过很多,小件的隋唐玉器似乎少点,我根据它们的特征发现,繁荣昌盛的隋唐,随着国力的升腾,疆域扩展,商贸流通发达,制做工具也不断的革新,体现在制玉艺术反而追求高大上,动辄几十斤,上百斤的玉作品随处可见,尤其佛教玉造像,更是如此!小把玩件就稀少,或许被金银器取代了!例如我收藏着几件隋唐时期的玉件就体现了高大上的特点,多件都是几公斤,到几十公斤!展示和爱好者探讨。
有人说隋唐玉器不同于两汉的古朴,又区别于大宋的写实,浪漫高雅,时代特点鲜明,您赞同这种说法吗?
汉代的玉器继承了战国玉雕的精华,继而有所发展,并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基本格局。汉代玉器可分为礼玉、葬玉、饰玉及陈设玉四大类,经过两汉400多年发展起来的玉器特色和雕琢工艺水平之最的体现,就是古朴雄浑的葬玉和清逸脱俗的陈设玉。隋朝(公元581~618年)。由北周大丞相杨坚(隋文帝)始袭封隋国公。旋废周自立为帝,国号隋,凡帝三十八年。
统一的隋王朝在其暂短的封建统制中,文化艺术方面基本保持着前代南北朝的传统。因隋代墓葬目前发现较少,玉器发现更不多见。上世纪50年代后期发掘的贵族少女李静训墓中只出有玉兔、玉钗及玉盏等数件玉器,使人们能一窥隋代玉品风貌代表的是,碾琢精细、质地温润、光泽柔和,金玉互为衬托的一件“金扣白玉盏”。继隋代之后的唐朝,在其近300年的统制中,碾琢工艺极佳,玉器件件都是珍品。
玉匠集绘画、雕塑及西域艺术中汲取艺术营养,琢磨出具有盛唐风格的玉器。如“八瓣花纹玉杯”、“兽首形玛瑙杯”、“白玉透雕行龙佩”及“白玉吹笙乐俑佩”等。既是唐代玉雕艺术的真实写照。可谓隋唐玉器浪漫高雅,时代特点鲜明。而公元960年~1234年的274年间,是中国历史上宋、辽、金的对峙分裂时期,宋代承五代大乱之余,虽不是一个强盛的王朝,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却是一个重要时期。
此时琢玉工艺受写实主义和世俗文化的倾向影响,“礼”性大减,“玩”味大增,玉器也更接近现实生活,如南宋的“玉雕荷叶杯”、北宋的“花型镂雕玉佩”等,及流行两宋的女真、契丹风格的“春水玉”、“秋山玉”等,则是代表大宋时期生动写实的琢玉艺水平佳作。综上所述回答了提问者的话题,同时我也是赞同这种说法的。谢邀!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