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我们杜家恩的,没有这欠条也会报答我们,不感我们杜家恩的,这条欠条反而会害了你们。”杜月笙接着说:“我不想让你们在我走了以后去打官司,我没有给你们留什么财产,好在你们兄弟姐妹都已经长大成人,以后要靠你们自己养活自己”。接着,杜月笙又断断续续地口述了三份遗嘱,一份是写给国家社会的,一份是训勉子女的,还有一份是关于财产分配的。
其实他的妻儿最关心的就是财产的分配方案,但是他们不知道,一辈子在金山银海里打滚的杜月笙,此时并没有多少财产可以分配。杜月笙说自己打拼了一辈子,最终手里却只剩下区区11万美金,折合港币,也不过60多万,这些钱,每位太太拿1万美元,儿子拿一万美元,没出嫁的女儿拿6000美元,出嫁的女儿每人拿4000美元。
8月6日晚上9点,杜月笙留在香港的3位夫人和4子3女,都聚在杜月笙的病榻前,陆京士代表杜月笙宣读了遗嘱稿,虽然妻妾儿女众多,听完遗嘱后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这是杜月笙没有预料到的。从8月2日到8月16日,杜月笙5次昏迷,又被众人用强心针、输血等各种方法救活起来,但是这些都折磨得他生不如死,连氧气罩也缓解不了他的哮喘。
8月16日下午2点15分,在外求学的杜维善在陆京士夫人的陪同下抵达香港,为父亲送终。2点30分,老蒋的特使洪兰友抵达杜公馆,他向昏迷中的杜月笙转达了老蒋的慰问。洪兰友在杜月笙的耳朵旁边,大声说道:“杜先生,总统对你的病十分关怀,希望你早日康复!”没想到杜月笙听得很清楚,他睁开双眼,清晰地说出了他在世界的最后一句话:“好,好,大家有希望!”老蒋代表的慰问成了送杜月笙最后一程的人间祝福语,多么类似于“一路走好”的话。
1951年8月16日下午4点50分,杜公馆顿时陷入哭的海洋,杜月笙走完了漫长的死亡历程,曾经叱咤风云上海滩的杜月笙就这样客死他乡,从此也结束了他赌徒、流氓、大亨的一生。杜月笙去世以后,家人和亲友们遵照他的遗嘱,给他买了一口价值15000港币的楠木棺材,灵柩暂时放在了香港东华医院义庄。两年后,杜月笙的灵柩在台北南郊下葬,杜月笙想落叶归根,葬在上海高桥的心愿,终究没实现。
杜月笙临终前烧欠条是为了告诉子女们,恩要等着别人主动来报,千万别去要。在杜月笙去世以后,他烧欠条的消息也很快传开,欠债人的心理各不相同,有些欠债人本身负债累累,实在无力给杜家还款,听说杜月笙烧掉欠条如释重负,也有些人佩服杜月笙的大义之举,心生敬佩,认为没有白交这个朋友。杜月笙烧掉欠条以后,是否有人主动给杜家还债,并没有确切的记载,在很多人的理解里,就算有欠条,别人都不一定还钱,就算催债也不一定还,更何况欠条还撕碎烧掉了,更没有人主动来还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