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宝石放大镜如下图,属于三合镜,由两个凹凸透镜和一个凸透镜组合而成的,能够消除相差和色差,观察宝石的时候,能够让宝石整体放大,而不会出现上图出现的变形和模糊的现象。第三,钻石的鉴定根据的永远是钻石的性质1、钻石的高硬度由于钻石的硬度是世界上最高的,所以,钻石的表明一定是非常光滑的,如果你在观察宝石的时候,发现表面有明显磨损印记,甚至磨损非常严重,则表明宝石的硬度相对低,为钻石的可能性就会很小;另外,钻石的刻面棱一定是非常锋利而尖锐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生活中的例子,钢铁的硬度明显要高于塑料或者木头的硬度,所以可以制作出非常锋利的刀具,钻石也是一样的,那些仿钻的硬度都要低于钻石,所以钻石的刻面棱是锋利的,而仿钻的刻面棱则是比较光滑的; 2、钻石的高热导率钻石的热导率非常高,按照一般规律,金属晶体的导热率应该是最高的,但是钻石确实一般规律中的特例,他的导热率同样很高,甚至高过了金和银,所以钻石的导热率也是自然界中最高的,所以可以选择一种叫做“热导仪”的仪器对钻石进行鉴定,不过这种方法无法区分合成碳化硅和钻石。
另外,可以利用哈气对钻石进行鉴定,不过这种鉴定方法并不是很实用。由于钻石的的热导率很高,所以但跟你对着钻石哈气的时候,哈气在钻石表面的存留时间会比较短,但如果是玻璃等其他仿钻,存留的时间会比较长。这样的实验与实验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温度下,所观察到的效果一定是不同的,另外,这样的实验需要对比实验,所以操作性不是很强。
3、钻石的吸油性钻石具有非常明显的吸油性,所以钻石是非常耐脏的,有人认为利用是否耐脏来区分钻石,我认为有失偏颇。因为油本身就具有非常好的粘性,多数物体都逃脱不了油质的污染。不过可以利用油性笔在钻石表面上写字,或者做标记,这是其他宝石所不具备的性质。 4、证书的检验认准相关的证书,才能很好的避免买到钻石的风险,不过有些地方市场混乱,会出现套证、假证的现象,所以除了钻石基本的鉴定知识外,你还需要了解一下钻石证书的基本知识。
第四、上述只是简易的鉴定方法,并且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可以钻石的鉴定需要专业的钻石分级师或者珠宝鉴定师,或者说长期的从业者才可以,对于消费者来讲,找到靠谱的商家才是最可靠的。 第五、对于钻石来讲,甚至包括其他宝石,品质决定价格钻石的真假只是一个入门,对于如何挑选钻石,还需要结合钻石的4C分级标准,以及钻石的其他性质综合考虑,我在头条号中,撰写了将近20篇文章,教大家如何挑选钻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甲骨文是拿什么工具在龟甲上刻的?
中国最古老的《易经》《尚书》等传世文献都曾记载过上古先民的契刻文字,如:《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甲骨文当然属于契刻刀笔文字的一种,根据考古发掘和一些实验推测,我们大致能得出刻写甲骨文的工具是「青铜刀」和「玉石刀」。殷墟出土的玉石刀和青铜刀考古工作者将甲骨文在显微镜下放大,观察线条的形态、运笔顺序,并进行模仿摹写:甲骨文线条形态:推测出刻写工具刃部形状,大约有平刃、斜刃、锥刃、三棱等四五种刀具,说明刻写甲骨文工具,跟今天的篆刻刀一样,是成套的:今天所使用的篆刻刀:比如分析「御史」两个字的线条,推测出由平刃和斜刃两种刀具刻写出来:这种起笔、收笔都露锋的,应该是斜刃刻出来的:这种大概是三角刃刀刻出来的:这种笔画比较圆润的,应该是锥刀刻出来的:这种很小甲骨文,是由很细的一种像针尖一样的刀具刻出来:而出土的青铜刀具和玉石刀具也恰恰是成套的,有各种不同刀刃:妇好墓中和田玉刻刀出土了了几十件,也有各种不同的刀刃,和田玉的莫氏硬度达到6-6.5,在甲骨上刻写是游刃有余:根据考古学家做的实验,青铜刀含锡量在20-25%范围内的青铜刀刻字非常合适:殷周古人早就掌握了「含锡量」与「青铜硬度」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考工记》所记载的「六齐」,20-25的含锡量也就是青铜兵器的含锡量:因此,殷商时代造出锋利的刻字青铜刻刀完全不在话下,主要刻写工具应该是青铜刀。
玉石刀也能够胜任,但玉石比较珍贵,且比较容易磨损,玉石刀可能更多应该像一种艺术品,象征社会地位。殷墟的玉石刀出土非常多,形态各异,造型非常精美,刀具大多数有一个孔,以便于穿上绳子随身携带,可能作为象征社会地位的配饰。---------------------------------------------以上图片和书影引自:赵铨, 钟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