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薪酬理论最大的突破就是除了考虑工资和奖金等物质报酬,更将非经济报酬、间接收入、工作的享受感等纳入到“薪酬管理体系”中来。在这个理论体系里,薪酬不但包括工资、奖金,还包括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较多的学习机会、良好的工作成就感、后续的发展机会等难以用金钱衡量的要素。全面薪酬理论是以员工为导向的全面的薪酬管理理论,而用一个等式可以表示全面薪酬的组成部分:全面薪酬=(基本工资 可变薪酬) 福利薪酬 非货币性外在薪酬 内在薪酬1、基本工资 可变薪酬就是工资和奖金,或者一些出差补贴等,都是货币形式提供的薪酬!2、福利薪酬即员工享受的福利,其中一部分是强制性福利,比如失业保险、社会保险等。
3、非货币性外在薪酬通常指的是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工作方式、以及领导对你的鼓励等。4、内在薪酬是员工本人在工作中所能收获的成就感、自尊心、胜任感、发展性等。总之,全面薪酬是一种能够综合性评估某项工作的薪酬管理方式,因此在面对跳槽这种个人职业发展的重大抉择时,应当用全面薪酬的思维来衡量。私企VS外企,利用全面薪酬的理念逐项进行对比分析,外企胜出我们利用全面薪酬的理念,逐项进行对比分析:1、基本工资 可变薪酬私企:薪资是25K,14薪,由于缴纳最低的保险,到手的实际薪资会高一些,不清楚有没有公积金,如果有公积金的话,一般是员工个人交的多,企业也相应交的多。
外企:薪资是21K,14薪,由于全额缴纳保险,本来薪资就比私企低,实际到手薪资会低一些,但考虑到个税要少一些,能够抵消一部分。外企是有公积金的!整体比较:民企胜出!在民企,每年拿到手的钱,应该比外企高几万!2、福利薪酬强制性福利薪酬:就是强制要交的社会保险等,这个不用比了,外企以压倒性优势胜出!非强制性福利薪酬:在企业里通常把这个称之为福利。
我在外企工资,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外企的福利真的是很齐全的。基本上外企的福利:补充的医疗保险,自己看病报销90%,子女看病报销50%年假是肯定有的,而且有补充年假,比法定年假只会多,不会少,而且自由休假每周休两天,法定节假日一定放假,不放假也一定会调休或者给加班费法定的各种补贴百分百是有的,外企在这方面很诚实,不会也不敢打任何折扣生日补贴一般都是有的各种过节费基本也是有的,要看各个外企的工会组织如何了健身费、每年旅游肯定是有的体检肯定是有的交通补贴、花费补贴等肯定是有的总之一句话,除非你说的民企是最著名的那几个民企,比如腾讯阿里之类,否则就福利薪酬这一项,外企可以秒了民企!3、非货币性外在薪酬由于你给的条件有限,这个不好说,但据我的经验,这一项外企胜出的概率在80%!工作环境:如果在办公楼,外企通常都是市中心CBD 5A写字楼,外企很注重脸面;私企就不一定了,规模大的私企喜欢在郊外自己建一栋楼,规模小的喜欢租非核心地段写字楼。
如果在工厂,外企的工厂一般都是非常注重HSE的,民企要差一点。工作关系:外企讲究“职业性”“公对公”,凡事必讲逻辑和模型,注重邮件和数据;民企则相对要江湖一些,吃吃喝喝的多!领导风格:外企里都是职业经理人,领导风格讲究“短期绩效”;私企老板的领导风格千变万化,无法琢磨,如果适应很快青云直上;如果不适应,可能立即就会被淘汰。
总结,由于给出的条件太少,无法直接判断孰优孰劣,但根据既往经验,外企在“非货币性外在薪酬”胜出的可能性非常大!4、内在薪酬就是你自己的成就感、自尊心和职业发展性!这个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比如你英语不好,不喜欢在职业性环境工作,那你去了外企,工作的成就感就会很差,反而是去私企更有优势。外企:领导尊重下属,有些外企领导是没有任何架子的,大家都是同事关系。
在一些注重结果导向的外企里,员工的挑战性很大,成就感也较强。关键是外企的平台都不错,想进一步发展机会不小,但同时也存在天花板效应和40岁危机。私企:领导是否尊重下属,不好说。有的领导能够充分给下属授权,下属工作的成就感会很强;但有的领导变化太大,下属会很不适应。如果能够独当一面,私企也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总结:就内在薪酬这一部分来说,外企应该是胜出的,因为外企在尊重员工、尊重契约上面要比私企好太多。就从外企裁员都是给员工补偿金,而民企想裁员了为了省补偿金,都是千方百计逼迫员工主动提出辞职,就能看出来外企更尊重员工!最终的建议:去外企!但要考虑实际情况!按照你题目中给出的条件,结合既有经验,利用全面薪酬的理念,进行综合性分析,结论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如果你想跳槽的话,还是去外企!外企除了到手工资会低一些之外,在福利薪酬方面、非货币性外在薪酬方面、内在薪酬方面都是远远好于私企的。
就我的亲身体验而言,外企的工作舒适度和成就感是高于私企的,就薪资而言,如果不给出1.5倍以上的薪资,外企的同事是不会跳槽去私企的。当然会到实际情况,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毕竟外企要看什么样的外企,私企也要看是什么样的私企,还要考虑给你的头衔是什么,具体岗位是什么,领导的风格如何,发展空间如何,行业前景怎样,甚至通勤时间长短,等等!总之,如果单纯依靠薪资的多少来决定如何跳槽,是比较偏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