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种,很多人不认识,它才是 翡翠王者的代表。老一辈玩翡翠的行家们都会推荐的品种,翡翠中绿色最好品质的那种。就是用涵种来形容。“涵”是一种包容、滋润、水泽众多。简单点说,翡翠玉的种,色,地子、各种表现都融合一起,不分彼此。清透靓丽,色泽鲜艳。无杂质无棉,纯净神圣。正阳绿冰种比较具有代表性,冰种的翡翠质量如冰一样,它的结晶颗粒细小,肉质细腻、坚硬、密度高,水头长度可达3公分、通透感很强,还有一点就是,它会有棉。
只是棉的大小,粗细、深浅形色不一样、高品质的冰种它的棉细小到肉眼看不见的,无棉不是翡翠这句话也是有道理的。高冰雪花棉比冰种更高级别的是玻璃种了,它的水头足几乎不含杂质、更加清澈透亮、矿物颗粒小细小,肉眼看不出来、一般不会含有斑状的棉,最多也就和钉眼一样的小棉,因为它太透明了、就是一点点小棉都能够看得清楚。
这些玉抛光面和镜面玻璃一样,有一些微微的荧光闪现、常说的起荧起光。要区分也很简单,按一公分厚度的玻璃种和冰种来对比看透字体,玻璃种是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冰种看的有点模糊。玻璃种,现在市场上已经很难见到了,只有资深玩家或者有实力的商家才会有。普通玻璃种其他几种,就简单说一下,市场流通的都不会用这些称呼命名了。
像蛋清种与冰种相同,蛋清种没有冰渣,像蛋清一样。纯清温润,没有玻璃种刚硬,韧性高。还有一种叫胶种,像胶树刚流出的胶质一般,它油质足水头长,就是透亮度不高。浓浓的没有棉没有荧光,做出来的成品比较漂亮。现在都给说成冰种了,行业老说什么起胶,胶感十足,就是形容它的。还有一种传说的“龙种”是乾隆皇帝赐名的、像变色龙一样的玻璃种,不同角度可以产生不同的颜色表现,魅力活力十足,当今世上能拥有的也屈指可数。
能看上一眼都是莫大的幸运!什么叫翡翠的皮?绝大多数翡翠原料均有皮,特级翡翠也有皮,翡翠的皮是翡翠原石在搬运过程中风化而形成。皮的颜色有:黑、灰、黄、褐、浅黄、白等很多皮色形成两种地质作用的综合,既由翡翠外部氧化作用使铁的氢氧化渗透到翡翠皮面的细小微裂缝中,再与翡翠的表皮下的杂志元素相互作用后的结果。根据皮的颜色。
致密程度。光润度。凹凸度。大致可估计出好的翡翠原料内部的色彩,水头好坏、底的好坏、种的老嫩及裂绺的多少。如皮上表现致密细润,通常显示其内部透明度较好,杂质少;皮表面表现为不明显之苔状物,常反映其内可能有绿;皮面凸凹不平粗粘显示其内裂绺多,质地疏松、水差。再如翡翠皮上颜色变化大,且有黑癬之类的条带斑块者,应注意有绿出现的可能。
为什么翡翠可以叫玉石,玉石就不可以叫翡翠?
这个问题就相当于人可以被称为是灵长类动物,但是其它动物不能称为是人一样,两个概念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玉石的概念包含的范围广泛,而翡翠只是玉石中的一种,一个很专业的名称,翡翠是指以硬玉矿物及辉石族矿物为主组成的、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翡翠的主要矿物是硬玉或硬玉及钠质(钠铬辉石)和钠钙质辉石(绿辉石),可含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次要矿物。
玉石的概念可分为泛义的,广义的,狭义的,专指的四种分类,执玉手在以前的文章中有详细的解释,这里只做一个简单的介绍。1、玉石广义的概念是指石之美者,或者雕刻玉器的原石(璞玉);2、玉石的广义概念是指:符合宝玉石学定义的具有美丽、稀缺、耐久性的自然地质作用形成的多晶体矿物集合起,都可以称为玉石,一般要求硬度大于摩氏硬度六,才具有耐久性,但由于历史文化原因,一些地方玉种更度度不够也被称作玉,如“岫玉”。
3、玉石的狭义概念是指:真玉仅包括翡翠、和田玉两种,因为其名贵及符合传统的鉴玉标准“玉德说”。4、玉得专指概念就是只有“和田玉”可以“玉”单字代名,如:白玉、青白玉、碧玉、糖玉、黄玉、墨玉等,就是专指不同颜色和田玉的,其它的玉种,如白色的石英岩玉“京白玉”就不能直接命名为“白玉”,只能叫白色的X玉;翡翠中有白色的只能叫白色翡翠;岫玉在有黄色的品种,只能叫黄色岫玉。
在我国大部分历史时期,西周至明代初期,区分玉是依照儒家文化的“玉德标准”,当时完全符合玉德标准的,只有和田玉,类似玉的彩石,有一个专用的名词叫做“碈min”或者“珉”,意思是石之似玉者。翡翠是明、清以后才大量从缅甸进入中国,因为翡翠的纤维变晶结构和“和田玉”接近,也基本具备传统的“玉德”,所以翡翠也被慢慢认可为“真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