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菩提金刚菩提恐怕是市面上花样最多的菩提子了,原因很简单,分瓣数量不一样,从两三瓣到十几瓣的都有。金刚菩提是杜英科植物圆果杜英Elaeocarpus sphaericus的种子,圆果杜英在我国海南云南广西等地有分布,主产地在中南半岛,同属的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在南方会被作为行道树。
圆果杜英用来当做菩提子的是它的硬骨质内果皮,一般的圆果杜英子房五室,剥出来的菩提子就是五个分瓣,但是市场上能够见到少于五瓣或者六瓣以上菩提子,原因就是在形成花的时候出现变异,导致心皮数量变化。八瓣以上的因为数量比较少所以市场价值比较高,目前也出现了人工锯开拼接的假货。圆果杜英的果实与种子(左上)、花(右上),各种不同心皮数量的金刚菩提(左下)以及金刚菩提的横剖面(右下)。
莲花菩提莲花菩提可能是市面上各种菩提子中来源最神秘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除了最源头的批发商,市场上几乎无人知晓它的产地和具体植物种类。一直到这些年资源减少兼之信息通畅后才基本确定:价格昂贵的莲花菩提的原植物是华北某地的某种酸枣,作为赏玩的部分是硬骨质的内果皮。由于标准的莲花菩提市面上现在已经极为少见,单籽价格动辄几百上千,所以很难找到几颗来砸开观察,不过能从细节照片上看到莲花菩提是二心皮,和鼠李科植物大果枣Ziziphus mairei的籽结构相似。
目前在太行山区还能够买到与莲花菩提形状很相似的酸枣核。市售的莲花菩提价格高昂的原因是其数量稀少,有可能原植物的分布区域狭窄,加之人为采集而致资源枯竭。莲花菩提(左)与太行山区酸枣核(右)。凤眼菩提前面说的菩提子不管贵贱,市场上都是国产居多,不过还有一种常见的凤眼菩提,却多是进口货。如果去尼泊尔旅游的话,能够以很低廉的价格买到这种凤眼菩提。
所谓凤眼菩提,也是鼠李科枣属植物的籽,具体的植物不止一种,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即是其中一种,另外也有论文将凤眼菩提定种为埃塞俄比亚枣Ziziphus abyssinica。凤眼菩提坚硬的骨质结构是它的内果皮。如果拿到一颗凤眼菩提子仔细观察的话,能够发现它上面的“眼睛”两侧是它两枚心皮的一部分,“上下眼睑”里面各是子房的一个室,种子就生长在里面,从打磨过的凤眼菩提珠子上能够很清晰地看到二心皮二室的结构。
在市场上还能够见到三、四、五心皮的变异果实,会被称作龙眼菩提、麒麟眼菩提和木瓜菩提。埃塞俄比亚枣(左)与抛光后的凤眼菩提(右)。左图来自senckenberg.de,右图来自淘宝网千眼菩提千眼菩提来自棕榈科酒椰属植物Raphia laurentii以及其他同属植物,这二十种左右的酒椰分布于热带非洲,尤其是在马达加斯加居多。
这些棕榈科植物的特征是它们长长的羽状复叶——其中一种R. regalis的叶长25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复叶。我们欣赏的千眼菩提是酒椰果实的硬化胚乳部分,从横切图上看,它们比黄藤更能清晰地看到嚼烂状胚乳是个什么样子——那些纹路就是覆盖在深凹陷胚乳表面的种皮或者果皮。酒椰属植物Raphia farinifera的植株(左),千眼菩提的外观(右上)及横剖面(右下)。
什么是18子手串?为什么清代皇室一件18子手串竟能拍出120万元?
清朝在满族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厘定冠服制度,等级分明。清代后妃着装同样有着严格的规定,他们的穿衣与首饰的佩戴均以《大清会典》为依据,形成清朝独具特色的冠服风格。清代的宫廷十八子设计华丽,体现了当时宫廷的审美趣味。十八子手串是清代女性较为喜爱的饰物之一。那么究竟何为十八子?第一种比较基础,日常看见的十八子,菩提居多,十八种不一样的菩提组合。
也会有人问,是不是十八颗珠子才叫十八子的,表面意义此十八子中的“子”代表着个数的意思,这个“子”指的是“个”、“颗”,也就是说一条十八子的手串只得就是一条有十八颗珠子的手串,它就是简简单单的十八子,十八个子,十八个珠子。第二种手串常见的是十八子和一百零八子,这虽然只是简单的十八颗珠子,却代表着十八中神通的变化,因为“十八子”中的“十八”指的是佛教的“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意义非凡,这是深一层的含义。
十八子源于念珠,但是随着手串用料的华丽非凡,其装饰作用远远大于它念诵经书时的计数作用。清宫中的手串,放置于现在,都是经典时尚的,选材用珊瑚,翡翠,玛瑙,碧玺,青金石,水晶,蜜蜡,珍珠。也会用伽南香,紫金锭做成手串,以馥郁的香气驱虫避瘟。《清稗类钞,服饰》记载:“香珠,一名香串,以伽南香琢为圆粒,大率每串十八粒,故又称十八子。
贯以彩丝,间以珍宝,下有丝穗,夏日佩以避秽。”清宫所藏的正是这种手串,部分佛头位置系有挂扣。张子秋《续都门竹枝词》描写的“沉香手串当胸挂,翡翠珊瑚作佛头”,与《清稗类钞,服饰》记载的“多宝串,以杂宝为之,贯以彩丝,妇女所用,悬于襟以为饰”,指的也是十八子和十八子的用途。看更多美学知识和东方传统手艺,欢迎关注【东家·守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