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耗伤心神,长期的劳伤心神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神经衰弱等表现;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耗伤体力,长期的耗费体力会导致腰肌劳损、脊柱变形、肌肉拉伤等疾患;长期无所事事或者游手好闲的人,并不能因为没有劳动而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其实长期不从事劳动,且大鱼大肉,这样会骨弱肌肤盛,稍一劳动就会汗出,身体麻木。
所以劳动是需要有节律、有规律、有节制的,不能过度的透支身体健康。以上五点,虽然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是要真正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也未必都能坚持到底。记得苏格拉底当年让学生每天甩胳膊100下,刚开始坚持的很多,但一年以后,发现坚持下来的只有柏拉图,当然最好成就最大的也是柏拉图。所以,养生的法则其实很简单,但要长期坚持却不容易。
中医的名著《黄帝内经》里为什么没有讲到一味中草药呢?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是错的!《黄帝内经·素问》卷十三的兰草汤说:“兰草,芳香化湿醒脾,治疗脾瘅。”怎么是没有讲到一味中草药呢?“兰草汤”就只有一味中草药。实际上《皇帝内经》中记载了13首方剂。《素问·病能论》生铁落饮(生铁落),主治阳厥,《素问·奇病论》兰草汤(兰草),主治口甘;《素问·腹中论》血枯方,即四乌贼骨蒽茹丸(乌贼骨、蒽茹、鲍鱼汁、雀卵),主治血枯,月事褒少;《素问·病能论》泽泻饮(泽泻、白术、廉衔草),主治酒风;《素问·腹中论》鸡矢醴(鸡矢白、酒),主治臌胀;《素问·缪刺论》左角发酒(左角发、美酒),主治尸厥《灵枢·邪客篇》半夏汤(半夏、秫米),主治目不瞑;《灵枢·痈疽篇》匿翘饮(馥翘草根),主治痈疽;《素闻遗篇·剌法论》小金丹(辰砂、雄黄、雌黄,紫金),主治辟疫;《灵枢·经筋篇》马膏方(马脂),主治口僻;《灵枢·经筋篇》桂酒(桂、白酒),主治口僻,《灵枢·痈疽篇》豕膏方(豕膏),主治猛疽;《灵枢·寿夭刚柔篇》蜀椒桂酒(蜀椒、干姜、桂心、酒),主治寒痹。
有没有《黄帝外经》,《黄帝内经》中的“内”有几个含义?
《黄帝内经》之名,最早见于西汉刘向、刘歆的《七略》。可惜,《七略》在唐代末年即已佚失。那怎么知道《七略》里记录了《黄帝内经》这部医书呢?因为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基本沿用了《七略》的分类法以及所记载的内容,而且很多还更详细。由此可知,《七略》里,是有《黄帝内经》这部医书之名且记述了基本内容的。《汉书.艺文志》,对《黄帝内经》名称的由来,也有解释。